一、慢性疼痛
對於復健科來說大多數患者都是因為慢性疼痛(圖一),影響到了日常生活而來就醫以及做復健治療,舉例來說,在現代科技化社會最常見的慢性疼痛就有因為長時間低頭滑手機以及長期姿勢不良而產生肩頸酸痛連帶肩胛骨內側酸痛,又或者是長時間久坐導致的腰背痠痛,更嚴重可能導致腰椎椎間盤突出的問題,還有因為長時間經年累月地使用身體的關節,在年紀越來越增長的狀況下出現退化性關節炎的慢性疼痛,這些狀況下,慢性疼痛如果不好好處理甚至不去正視它,將會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圖一,慢性疼痛。圖片來源:https://www.jsshospital.in/blog/understanding-chronic-pain/)
1.復健科常見的慢性疼痛-----肩頸酸痛
現在不分男女老少身上都會有的就是手機,長時間長期低頭滑手機,頸部一直呈現彎曲姿勢導致頸部肌肉緊繃,頸椎椎間盤突出,上班的時候更是長時間使用電腦,桌子的高度不對、椅子沒有扶手甚至是電腦螢幕與自己頭部的距離還有高低,都會影響一整天打電腦的姿勢,長時間維持頭部前凸、聳肩、圓肩以及駝背的姿勢,都會造成肩頸的慢性疼痛。
2.復健科常見的慢性疼痛-----腰背痠痛
除了大家知道的用錯誤姿勢彎腰搬重物所導致的腰椎椎間盤突出以及腰部扭傷拉傷之外,長時間久坐尤其是坐在軟軟的沙發上,一坐就好幾個小時起跳,又或者坐在沒有靠背的椅子上,在沒有強壯的核心肌群幫助下,這些錯誤姿勢將容易導致腰背慢性疼痛。
3.復健科常見的慢性疼痛-----退化性關節炎
年輕的時候身體稍微有點痠痛常常都很快就復原了,這樣不以為意就繼續使用相同的錯誤方式去使用身體的關節肌肉,相對年齡越來越增長,就會覺得酸痛不太容易好,關節的部分好像卡卡的、緊緊的,最常見的就是膝蓋退化性關節炎。
這些慢性疼痛容易讓大家因為長時間痠痛而導致日常生活品質下降,有些人會選擇去按摩把緊繃的肌肉舒緩放鬆,但若是不從根本生活上的姿勢矯正以及回家後自己做舒緩再搭配復建科的物理治療,很容易按摩完後沒幾天疼痛酸痛的症狀又回來了,因此若是有慢性疼痛的症狀會建議大家到復建科尋求醫生以及物理治療師去做治療喔!
二、慢性疼痛的熱療
復健治療的目的主要是幫助患者減緩疼痛,調整姿勢,回復生活品質。其中最主要的物理治療有儀器治療、徒手治療、肌肉貼紮、運動治療等。以儀器治療來說,這些患者都會給予熱療,去幫助舒緩疼痛促進血液循環、幫助肌肉放鬆、加速受傷組織修復、促進傷口癒合。
復健科的熱療最常見的有分淺層熱療以及深層熱療:淺層熱療為安全溫度範圍下最大的熱,熱的效果比較集中在表層,深層熱療為將任何形式的能量轉換為熱能,這些熱能可通過皮膚穿過深層組織,使深部組織溫度增加。:
l 淺層熱療:熱敷包、蠟療、紅外線
Ø 熱敷包:診所使用的熱敷包為濕熱,以帆布、尼龍的外層,內包親水性的物質,平常存放在溫度有控制的不銹鋼桶內,以確保吸收足夠溫度濕度達到標準治療溫度。
Ø 蠟療:診所使用的蠟療為濕熱,石蠟及礦物油混合而成,放置在固定溫度的容器中儲存,使用於末梢肢體,常用於末梢肢體關節炎患者。
Ø 紅外線:診所使用的紅外線為乾熱,主要使用在疼痛範圍較大或是疼痛的區塊熱敷包無法放置的部位,跟熱敷包是相同的作用。
l 深層熱療:微波、超音波
Ø 微波:診所使用的微波是利用電場與細胞分子作用穿透組織產生熱效應,可以均勻加熱肌肉組織,治療範圍較大較深層。
Ø 超音波:診所使用的超音波是一種高頻率的音波震動,穿透組織時產生熱效應,達成深層組織溫度提升的效果,針對單點疼痛去做治療。
(圖二 家用型熱敷墊)
除了來復健科診所做治療,詢問過醫生以及治療師後自行想要在家裡做熱敷的話,可以自行熱敷使用熱水袋甚至溫熱毛巾都是可以的,而家用型的熱敷墊(圖二)是非常方便以及容易取得的,一次使用時間也是大約15到20分鐘即可達到最大效果。溫度不可過熱,治療部位有溫溫的感覺即可,孕婦、小孩、老人比較敏感的族群都要特別注意避免燙傷,若是疼痛部位有傷口、有紅腫、有不明腫塊又或是像糖尿病患者溫度感覺不靈敏者,先暫停使用,尋求醫師治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